公告資料
此尊神像面容神韻寧靜,神像與座椅分開製作後組合之工序特色,屬清代粧佛雕刻風格與工法。其面部多層裱紙於木胎上之手法,常見於泉州派神像。神像身體中心似有入神孔,為清代臺灣軟身神像的標準做法。而神像頭部髮型雕刻包巾髻,戴以束髮冠,與媽祖神像常見戴冕冠形式不同,甚是少見。又其體型碩大,比例約真人三分之二大小,在臺灣軟身媽祖神像中較為罕見。本件可謂是清代中期粧佛工藝特色、技術及流派之重要實證。 神像以樟木雕刻、以雞毛紙為主的裱紙批土技法而成,因未曾重新粧髹,保留早期神像粧髹工法。手腳為榫接可動式關節,各關節以竹釘接榫,尤其手部製作精細,手腕可因應坐姿與繞境需要而呈顯360度旋轉,尤為特殊。此外,圈椅的雕刻、榫接工法,其尺寸上亦適合軟身媽,顯示是專為其量身打造之轎椅,以及為固定於神轎的手工打製鐵製槓環,屬清代至日治時代常見作法,亦具有研究價值。此神像保留之粧佛工法,可作為臺灣軟身神像比對的重要資料,深具歷史、藝術與科學價值。
公告 | 指定/登錄2015-12-21 文授資局物字第10430113731號 |
公告公文 | |
評定基準 | 1.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、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 |
指定理由 | 大里杙於清乾隆年間已成街市,福興宮建廟早於嘉慶16年(1811),此件「媽祖軟身神像」年代可能也早於嘉慶16年,至今仍為大里杙福興宮主要膜拜神祉。神像不僅於民間婚喜事會被敦請親臨福證,同時早期在旱溪媽祖十八庄遶境活動,也參與其中,見證了大里地方信仰、習俗特色及地方歷史文化發展。 此尊神像面容神韻寧靜,神像與座椅分開製作後組合之工序特色,屬清代粧佛雕刻風格與工法。其面部多層裱紙於木胎上之手法,常見於泉州派神像。神像身體中心似有入神孔,為清代臺灣軟身神像的標準做法。而神像頭部髮型雕刻包巾髻,戴以束髮冠,與媽祖神像常見戴冕冠形式不同,甚是少見。又其體型碩大,比例約真人三分之二大小,在臺灣軟身媽祖神像中較為罕見。本件可謂是清代中期粧佛工藝特色、技術及流派之重要實證。 神像以樟木雕刻、以雞毛紙為主的裱紙批土技法而成,因未曾重新粧髹,保留早期神像粧髹工法。手腳為榫接可動式關節,各關節以竹釘接榫,尤其手部製作精細,手腕可因應坐姿與繞境需要而呈顯360度旋轉,尤為特殊。此外,圈椅的雕刻、榫接工法,其尺寸上亦適合軟身媽,顯示是專為其量身打造之轎椅,以及為固定於神轎的手工打製鐵製槓環,屬清代至日治時代常見作法,亦具有研究價值。此神像保留之粧佛工法,可作為臺灣軟身神像比對的重要資料,深具歷史、藝術與科學價值。 |
法令依據 | 符合古物分級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項第1、3、6款。 |
所屬主管機關 | 文化部 |
主管機關資訊 | 名 稱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|
典藏或財產編號 | 無 |
古物保管單位 | 其他 |
古物保存所在地 | 保存單位:其他 |
現況地址 | 縣市:臺中市 |
數量 | 1件 |
年代 | 早於嘉慶16年 |
尺寸 | 含椅高92公分、含椅寬44公分、含椅深42公分、神像肩寬28公分(傳統尺寸:約3尺2) |
材質 | 樟木 |
出處或來源 | 既存(繼承) |
保存環境 | 半開放空間 |
保存現狀 | 完整良好 |
資料來源:國家文化資產網